房价涨不动,房租报复性上涨?
-1-
最近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变化:
刚需不死不活,一线城市豪宅火爆,房租大涨。
刚需市场这块大家都能理解,预期不明朗,加上手里确实没啥钱了,房子不涨刚需就继续观望中。
豪宅市场火爆,据说上海豪宅茶水费都达到八位数,令人咋舌,什么原因呢?想了一下,可能是疫情之后,有些高净值人群出货了,有些改善用户想买个独栋不被别人牵连,还能有个院子种菜,然后加上外地炒房的一起推高了豪宅市场。
看着确实香,再也不用发愁没有蔬菜了,开个玩笑。
然后是租房市场,涨得有点让人奇怪,为什么?
因为上海解封之后,我们看到大量人群离沪,想当然就是房租要下降,即便现在是毕业季,但大家工作也不好找,两边平衡下来,房租应该不会上涨,起码不会涨太多,毕竟好多地方还号召房东减免房租呢。
但是看这个数据,5月份涨得比去年还高,浦东、闵行、宝山、奉贤、徐汇和虹口环比涨幅均在60%以上,2个月涨了9%,估计这个月大批学生离校,涨得还要多。
为什么会这样?
-2-
分析几个原因:
1、中介和二房东炒作
每年到毕业季,都会炒作一波房租上涨,这是惯用的套路了。
今年大量人员离沪,估计租房市场不太好,所以干脆炒作一下,让还留在上海的人情绪紧张一下,不要退租或者减租,是一种反向操作。
2、有真实的需求
毕竟上海封了两个月,合租的人呆在一起那么久,矛盾和生活质量都不高,离开上海的就离开了,选择留在上海的如果有能力也会选择住单人公寓,大学生接盘合租老破小,白领改善单身公寓,需求量增加了,房租也就上去了。
这个是有数据支持的,有人贴了个表:
40-60㎡、100㎡以上的租房需求大于供给,其实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3、大家开始看重租金回报率了
在楼市大空头们活跃的那几年,他们反复讲的两个概念:
房价收入比、租售比。
中国这两个数字到了非常离谱的水平。
但在房价高速上涨的这十年,人们懒得听他们的话。
房价收入比是不正常,但是加足了杠杆买一套房一转手就是半辈子的收入,谁还管房价收入比。
租金就更别提了,那三瓜两枣的,没人当回事,随便刷个大白,买点二手家具就扔给中介了,有的干脆就是毛坯,装修也不装的,等到房价暴涨立马出手。
但是现在不同了。
楼市不死不活,现金流吃紧,买房别说跨越阶层了,在这样下去,很多地方保值的功能都要打折扣了。
房子接不动了,现金流吃紧了,才想起有个叫房价收入比的东西。
总得找补找补,那就往租金上找补一点吧。
租售比不是不正常吗,不是长期处于低位吗?赶紧调整啊!
怎么调整?
要不就降房价,要不就涨房租,总之选一个。
你说选哪个?当然是涨房租。
但是看看收入水平,涨房租能承受得了吗?
-3-
结语
没想到十年前的话,十年后一语成谶。
即便上海租房市场可能跟全国市场有些不同,但是按照逻辑分析,如果楼市不死不活的冰冻十年,房贷一致侵蚀现金流,房子持有者一定会重视租金回报率的,到时候全国范围内的租金上涨应该是可以预见的。
当然,这个范围也仅限于人口净流入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了。
这些地方,房子买不起,房租还要涨,年轻人真是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