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影院免费在线看最热电视剧 https://www.0602.xyz
来源:医学之声作者:医学之声
被限制出行自由的时代
“非必要不出行”、“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返乡”......
疫情这几年,听过太多“非必要不XX”的呼吁,想必大家都已习以为常。
疫情初期,大家对新冠肺炎病毒不甚了解,疫苗也还未研发出来,只知道疫情形势异常严峻,每天看着全球死亡人数的增长数据,不免惊慌失措,只好遵从政策和相关规定,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健康安全。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越来越觉得一些防疫措施已经打乱了我们原本的生活和计划,限制了我们的自由。
流调短信、健康宝弹窗、流调电话,只要随便来一个,生活轨迹多多少少就可能会发生改变。
有个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说,他前段时间计划参加一个重要活动,却突然在活动前两天的大半夜收到北京某办发来的短信。短信内容是,此办确定该网友先前去过近期的某个风险点位,要求该网友保持“原地不动”,并立即向社区报告。
他瞬间睡意全无,焦虑上涌,脑海中闪现出了无数预案,不断比较衡量。
第二天早上八点,社区刚上班,他就赶紧履行守法公民的责任,向社区工作人员描绘了自己的轨迹,并特地强调,目前健康宝状态正常。社区说,我们核实一下,下午给你回信,在这之前,你不要乱跑。
然而,社区下午并没有给他回电话,他只好自己再打过去。
工作人员说,我们没给你电话的意思,就是你没啥问题。
他说,短信不是要求我“原地不动”嘛?所以到底能不能动弹?
电话那头说,既然到现在,你的健康宝都没有弹窗,那我们就没有限制你行动的权利。接着把电话给挂了。
他仍不放心,于是再次电话对方确认,并录音保存。想着万一哪天他因为违反防疫规定被刑拘的话,也有个申诉的依据。
社区工作人员再次肯定了他暂时可以自由出行,不过强调说,一旦健康宝出现弹窗,还是要居家观察,三天两检。如果收到流调电话,七天起。
他刚放下的心,不禁又提到了半空。感情这是动态筛查,薛定谔态。
焦虑之下,又找了朋友去了解健康宝的判断逻辑,答案是,凡某天以前去过该风险点位的,暂时没事,某天以后去过该风险点位的,统统七天。如果没有新的线索出现并需要上诉,他应该不会被弹窗。
他提心吊胆地过了几天,可喜可贺的是,活动终于如期顺利完成。
大学封校也限制了很多人的自由。
大学生们纷纷在社交平台上抱怨自己一直被封在校园里,中学时期就开始向往的大学生活竟是如此枯燥乏味,听到学姐学长描述以前的大学校门随意出入,只要没课,就会出去吃饭逛街时,大家都表示很震惊。
当然,也不乏有苦中作乐的大学生,他们在经常在某视频平台上更新自己和同学朋友的封校搞笑日常,视频里的他们总是很欢乐,但这也只是疫情防控下的无奈之举......
疫情防控措施影响的不仅是打工人和学生,还有跟不上科技发展的老年人。
上海市6月2日上午,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因为不会扫公交车上的场所码在车独自折腾了2分钟手机。
期间有乘客善意提醒“老人可以用身份证或者离线码的”。但也许老人并没有携带身份证或离线码,依然在尝试手机扫码。
司机表示“下去弄好了再上来吧”“你不弄好,现在不好乘的”。
最终,无奈下车时老人留下的一句“不耽误大家了”刺痛了不少网友的心:关上的,岂止是一扇车门?
现在又正值暑假,很多放假的学生或者想去其他地方避暑的人都想去各地旅游,有的高三毕业生甚至提前两个月制定好了毕业旅行的路线。
可碍于各地疫情又起,且形势一直在不断变化,各地的防疫政策也不相同,虽然最新版新冠疫情防控方案已经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7”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但谁也不想突然就被通知要自己在酒店里待七天,精心准备的旅游攻略也就都泡了汤。
回想这两年,出于被限制出行自由的恐惧,我们日益限制了自己的出行自由。经常光顾的那些餐厅,已经很久没去了。羽毛球场和游泳馆的样子,也两年没有见到。所需的食物和其他日用品,基本依靠外卖上门配送,且外卖员放在门外即可。理发已经完全实现自给自足。
制定政策者大约也看到了防疫过度对大众生活工作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在对政策作出调整。
但是我们仍未能看到疫情的尽头在哪,无法预测无码不通行的时代什么时候结束,何时才能回归疫情前的正常生活。希望到了那时,我们可以用喇叭大声说出:“非必要,不扫码!”
END
医学之声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医学之声
与180万医者一起
每天成长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