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天,65岁张桂梅送考视频曝光:这个热搜,我看哭了

好电影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haody.org

01

一年一度的高考,

于今天开启了。

首先预祝所有高考的孩子,旗开得胜,金榜题名,圆梦今夏。

然后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人。

张桂梅。

今天早上,张校长5点就到了学校,被搀扶着走上楼梯,一盏一盏地,摁亮教学楼的灯。

然后用喇叭,叫班长们测体温。

早读。

继尔在丽江华坪女高的操场上,一起唱响《万疆》,送高三的女生们上考场。

这已经是张校长第12年送考了。

12年风雨兼程。

12年忍辱负重。

从2010年,到2022年,天知道,她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一身是病,才把华坪女中撑到现在。

今年,张桂梅已经65岁。

头发稀疏,腰背佝偻。

她的手腕和手指上,依然贴满膏药。走路蹒跚,病弱不堪。

但她说: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02

过去这几年,许多人知道了张桂梅。

有时,以正面新闻。

有时,以争议。

她被争论,被夸赞,也被谩骂。

但真实的她,

赞美加身,不乱步伐。

谩骂缠身,不止于行。

她知道,生命有限,能帮一个女孩,就帮一个。其他的,她管不着。

47年前,她来到云南支边。

成为一名教师。

在无数次的家访中,她看到了太多因家庭贫困,而无法上学的女孩子,心痛不已。

“为什么,女孩子就不配上学?”

后来,她凭借一己之力,创办了免费女子高中。让农村女孩接受教育,改变命运。

因为张桂梅的存在,华坪儿童之家、女子高中先后建立。

至今为止,近2000多个女孩考入大学。

177个孤儿,有了温暖的家。

在这样一个个数字背后,张桂梅付出多少心血,少有人知。

03

2001年3月,华坪儿童福利院成立。

但困难,才刚刚开始。

没钱。

资金困难。

张桂梅拿出了所有家当和工资补贴。

还是远远不够。

眼看着福利院里的孩子越来越多。

她开始想尽办法,到处找钱。甚至以自己的名义去借钱。

借遍了亲友之后,她沿街乞讨。

认识的,不认识的,她都开口求乞。

“帮帮忙吧,一块两块都可以。”

那时候,她的裤子上有大洞。

没钱买新衣。

也顾不上。

一门心思,就是为孩子们筹钱。

直到2007年,她被人知晓,得到帮助。

孤儿院顺利办起来了。女高也办起来了。

但她并没有停歇。

辛苦加倍。

付出翻番。

曾有记者问她,为什么你总是睡在靠门的位置?

张桂梅回答:“睡在门口,我就可以第一个跑出去,跑出去,我可以替孩子们挡点什么。”

有福利院的女孩子出嫁。

她忙里忙外,给女孩准备嫁妆,布置婚房,还请县领导来证婚。

“我要让新郎家知道,他娶的老婆不是孤儿,是有娘家的!”

“谁也不能欺负我的孩子们,谁也不能。”

由于吃了太多苦,干了太多活,操了太多心。

张桂梅的身体越来越差。

她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十个手指头和手腕、膝盖都巨疼。

拿不动重物,

爬不了楼梯,

甚至疼到不敢弯曲。

她没时间、没钱去看病,只能贴上一些便宜的膏药,暂时缓解疼痛。

再难再疼,张桂梅没说过一句苦,没喊过一句累。

她说:

“看到这些孩子们,能考上大学,能结婚生子,脱离了愚昧和贫困,我就完成我的任务了。”

这几十年时间里,张桂梅的工资与积蓄,没有一分钱用在自己身上。

只图孩子们能好好地成长。

她说:

“她们后面走得比我好,

比我幸福就足够了。”

后来,创办女高。

更是艰辛不易。

女高刚建立的时候,张桂梅骑着破自行车,走家串户,邀请辍学女孩来上学。

并自己亲自教课。

但事情接下来的发展,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简单。

有个女孩子只来了一天,第二天就没影儿了。

张桂梅只要再去找,得到的回复却是:“我爸妈不让我上学了,给我订婚了。”

女孩还没满18岁。

张桂梅怒了,二话不说,拉着女孩子就走。

父母阻拦。

张桂梅扬言要告他们。

还有个女孩子,在高考前夕,忽然消失了。

张桂梅立马冲到她家里去。

发现这家的父母,把两个男孩都送去上学,女孩留在家,帮父母干农活。

张桂梅气疯了:“马上就要高考了,你们的脑子有病!”

一边强行带走了女生。

还有一个女孩,她家的顶梁柱,也就是她的父亲,生病突然去世。

孩子趴在张桂梅的肩头大哭。

她坚定地安慰:

“没事,以后一切都由我来负责。”

这样的故事,还有太多太多。

有人说她多管闲事,吃饱了撑的。

也有人怀疑她,一定是从中谋取了某些利益。

甚至有人说她故意炒作自己,以此出名。

张桂梅说,面对各种言论与揣测,她已经习惯了。

她的愿望很简单。

——让每个女生有机会改变命运。

04

张桂梅一直坚信一句话:“一个女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就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命运。”

此话不假。

她见过太多农村女孩,刚满18岁,就嫁了人。

往后的日子,都只能在家里伺候丈夫,当牛做马,沦为生产工具。

人生多以悲剧收场。

张桂梅不希望悲剧继续发生。

“女孩子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就是学习,就是考大学。”

所以,她对女高的学生,倍加严厉。

比如,女高起床时间比其他高中,早2个半小时。

吃饭时间压缩到10分钟。

晚自习到深夜12点20才结束。

老师在晚自习结束后一小时内,不得离开学校,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

这种种严厉冷漠的规定,让很多人无法接受。

有人跑到网上骂张桂梅:

“素质教育都实行多少年了,你还在这里搞这套头悬梁、锥刺股?”

张桂梅不理不睬。

她知道,底层孩子,没条件谈素质教育。

要是考不上大学,她们的未来,就彻底没希望了。

她顶着非议,继续严格教学。

在她的鞭策下,女高的学生,没有一个会偷懒。

她们想争口气。

为自己,

也为张校长。

经过“魔鬼”教学和训练,华坪女高的第一届毕业生,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综合上线率达到惊人的100%。

还有5名学生,成功考上了一本院校。

此后八年时间里,女高的一本上线率,从2011年的4.26%,上升到2019年的40.67%。高居丽江全市第一。

2020年,159名高考女生,150名达到本科分数线。

其中600分以上的有17人。

一本线以上的有70人。

文科最高分619分,理科最高分651分。

如此优异的成绩,

震惊了众人,

也震惊了中国。

这在原来的乡村教育系统里,是不可能实现的奇迹。

但张桂梅,

将不可能实现的梦,

实现了。

她改变了太多女生的人生。

因为她,

几千名女生走出大山,

走出被困的命运。

但谁也没想到,张桂梅还没等到荣誉。

辱骂和网暴,迫不及待地先来了。

网暴的起因,是张桂梅的一番话。

那时,她得知,有个女生考上大学后,又回了村,怀孕、辞职,做起了全职主妇。

听闻此事,张桂梅恨铁不成钢。

“让她滚出去,我辛辛苦苦供你们到现在,不是让你回家当全职太太的!”

“我最反对当全职太太,不接受。”

此话一出,引起了轩然大波。

有人说,全职主妇是个人选择,关你什么事。

也有人说,张桂梅故意挑起男女对立,搞“女权主义”。

还有人说,张桂梅自己因老公去世,见不得别的女人躺在家里,花丈夫的钱,过得舒舒服服......

各种恶意,一夜之间扑来。

但这个瘦小孱弱、一身病痛的女校长,并没有因此让步。

她坚持认为,

全职主妇,之于农村女孩,是选择,但不是好选择。

她知道,这个女生家境贫寒,父母对她不在意,哥哥还重病。

为了给哥哥治病,父母不准她念书,要她去打工。

是张桂梅出面收留了她。

后来拼了命,考上大学,去了上海。

如今因为结婚,辞掉工作,又回到乡村。大好前途没有了。只有一地鸡毛和被动苟且。

这样的傻女孩,张桂梅怎能不心疼?

但她的苦心与真心,根本没人在意。

网上有人抠她的字眼,

不停不休。

她并不过多解释,也不在意。

她说,

“我可能活不了几年了,

在我活着的时候,

我一定要看着她们走出去。”

她没时间,去面对误解与争议。也没精力,去面对流言。

只想趁自己还在,再多帮几个女孩。

帮一个,

就可能改变一个底层家庭。

帮十个,

就可能改变一帮人。

今年,65岁的张桂梅,头发花白,腰身佝偻,身患十几种大大小小的疾病。

她行走不便,但她仍在前行。

她也没退休,没告假,和孩子们依然站在一起。

迎来送往,

教书育人,

在每年高考前夕,

将每个孩子,送上前明的前程。

电影《熔炉》里曾说: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能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张桂梅也是如此。

幸运的是,

她的奋战,

真的改变了农村教育,

改变了世界,

改变了无数女孩的人生。

而那些孩子,在离开农村以后,一个接一个展翅翱翔,大有作为,风光一片。

这才是真正的渡人。

也是真正的功德。

请大家在又一年高考之际,记住张桂梅校长。

她弱小,

平凡,

貌不惊人。

但同时,

她又伟大,

不凡,

以一己这力,为无数人启明。

正因为有无数个张桂梅,中国底层教育,才照进了光。

中国无数个孩子,才迎来明亮的前程。

星光不问赶路人。

你们的梦想,都会开花。

END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