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又“走丢”一家上市公司……

临沂治疗皮肤过敏医院

成都一家上市科创企业拟将注册地址由成都高新区变更至青岛蓝谷。疑因财务紧张,拟谋求新的发展机遇?

近日,上市企业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博士”)发布公告,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鹏博士集团注册地址将由成都高新区变更至青岛蓝谷。

一家公司的总部,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总部搬迁涉及企业自身乃至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鹏博士为何要将总部搬去青岛?鹏博士是否在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谋求新发展机会迁走疑因财务问题?

成立于1985年的鹏博士,1994年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中国最大的民营电信运营企业,在数据中心、高速网络、海底光缆、智慧云网、视频传输等领域拥有着深厚的建设、服务和运营能力积淀。

但近年来,其发展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已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2022年,这是鹏博士战略转型、落实数智新战略的第一年,正向着以云计算、算力网络为主的新业务持续发力。

有网友发现,鹏博士这家企业这些年的发展情况并不好,据说,连年营收负增长,虽然公司也在开拓新业务,但效果不明显。

不久前,鹏博士披露了2022年三季报。财报显示,该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6.4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16.77万元。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ST鹏博士(600804)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财务风险可能较大。

鹏博士此次将总部迁到千里之外的青岛,对外宣称,要推动公司在算力网络、行业云和大数据中心的业务发展。同时,鹏博士还表示将大力参与青岛蓝谷的海洋经济发展。

有人猜测,鹏博士是希望通过迁址来实现新转变。从侧面来看,此次公司迁往青岛,也可能是基于本身的合作:10月14日,鹏博士与蓝谷管理局直属企业青岛海洋科技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鹏博士数字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同一日,ST鹏博士宣布拟在即墨蓝谷设立全资子公司青岛蓝山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该公司将负责青岛-北京算力网络项目的建设、运营。

就在网友对于此次鹏博士从成都迁往青岛充满疑问和猜测时,事情又迎来了反转。

11月14日,上交所官网发布对ST鹏博士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纪律处分的决定。据悉,今年以来,ST鹏博士多次涉嫌概念炒作拉抬股价,通过自媒体、上证e互动等渠道对外公开尚未披露的股价敏感信息。鉴于相关违规事实和情节,上交所对ST鹏博士及时任董事长兼代董事会秘书杨学平、时任财务负责人王鹏作出通报批评决定。

上交所强调,公司多次先于法定信息披露渠道,通过自媒体、上证e互动平台等渠道,对外发布股票价格敏感信息,信息披露不公平。而且,公司发布相关信息时,未充分提示风险,经监管督促才予以披露,可能对投资者决策产生误导。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9月末,ST鹏博士股东户数为11.2万户,而公司前十大股东中,六位大股东均处于高比例质押股份的状态。

科创四川记者注意到,近几年,成都也有少许企业选择“另辟他处”。

去年10月26日,四川绿泽园林股份有限公司(836357.OC)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拟变更注册地址》议案,即注册地址拟由“成都市金牛区百寿路8号银杏广场1幢11层17号”变更为“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河口镇兴河路16号”。

绿泽园林声称,本次注册地址变更“有利于突破现有产业发展瓶颈,提高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有利于公司未来发展。”

2016年3月,绿泽园林挂牌新三板,但自挂牌以来,连续5年亏损。财报数据显示,2016-2020年度,绿泽园林营业收入分别为2319.35万元、489.55万元、1027.40万元、182.55万元、-59.59万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18.96万元、-403.71万元、-300.36万元、-245.49万元、-140.20万元。

据企企查显示,目前四川绿泽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已变更为“江苏沛泽园林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总体看来,成都本地企业迁走的还在少数,其实近几年成都引进企业的活力还在不断增加,包括引进了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快手、爱奇艺等头部企业。此外,也不乏有总部迁回成都的企业。

头部企业为何“二”选成都?

其实,成都作为众多企业的聚集地,成都有多家企业的总部也是从其他城市搬迁过来的,你知道成都吸引了哪些企业迁入吗?

今年6月27日,舍得酒业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复地·复城国际的运营总部正式启用。去年9月17日,舍得酒业曾发布公告称,根据最新发展战略,公司决定将总部及营销中心搬迁至四川省成都市。搬迁之举有利于增进营销与生产的互动交流,对公司经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为何选择回成都?四川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而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都对白酒产业的价值赋能尤为凸显。舍得的运营总部落地成都,亦是拓宽老酒市场、引导老酒消费,坚持老酒战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此外,今年还有一家企业13天就确定落地成都。“定了!我要把公司的总部整体迁移成都科学城,并且我的公司要在天府新区上市!”在这话说出的第13个工作日,广州速威智能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地天府新区,成为了成都科学城的“一份子”。

今年7月,还有两家分别来自北京和上海的“专精特新”企业落户成都。上海拓及轨道交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金牛区完成工商变更,更名为四川拓及轨道交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从上海到成都的整体搬迁。北京凝思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锦江区白鹭湾科技园正式落地四川凝思软件有限公司作为西南总部,将建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工程中心和数据中心,构建北京、成都“双中心”布局。

“成都拥有西南交大和中铁二院等科研院校,在公司主营轨道交通供电及检测设备领域,拥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和人才,迁址成都有助于企业招募更多的人才,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创新。”拓及股份副总经理来宏炳说。

记者调查发现,其实还有不少央企都是从其他城市迁移来成都的。比如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很多都建有国家级的省级的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设计研究院等科研平台。

对于一个企业发展前景的判断主要看是否够引进、留住高端人才。其实,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助力企业稳定生产、拓展市场,能够让企业感受到营商环境的公平透明、可预期,就是稳住市场主体的最好方式。当然,企业自身科研实力的不断精进,也是增速发展最好的支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