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25周年 新浪财经致敬公募基金25周年评选活动火热进行中,刘晓艳、李一梅、王凡、陈戈、杨小松、江向阳、王小青、邓召明等70+掌舵人物,蓝海竞逐,迈向下一个五年征途>>谁是您心中最优秀领军人物?谁家是您最信赖的基金公司?谁是您最青睐基金经理?【点击投票】
对话高盛集团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师
彼得·奥本海默
对于股票投资者而言,无论更看重“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的方法,周期都是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和视角。《红周刊》此前对话高盛集团合伙人、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师彼得·奥本海默(Peter Oppenheimer),就如何利用周期的分析框架来选择更好的投资时机,进而提高回报率等内容做了探讨。
奥本海默认为,一个股市周期会经历绝望期、希望期、增长期和乐观期四个阶段,而最好的买入机会往往出现在希望期开始之前,也就是市场即将摆脱熊市、进入下一个牛市之际。这些理念,也适用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超低利率时代结束了;2023年会过渡到新周期,聚焦产生现金流的优质公司,持有五年以上将产生更高回报。”
对话波士顿合伙人资产管理公司
约书亚·琼斯
中国看世界,纷繁复杂;从世界看中国,生机盎然。全球老牌投资机构波士顿合伙人资产管理公司,其全球股票策略投资组合经理约书亚·琼斯研究并投资中美英日印等多个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
对于美股市场,琼斯认为,美股市场在今年可能会“软着陆”,但到了2024年可能会出现更多风险。未来5~10年,美股大型科技公司难以给投资人创造高回报。对于中国市场,他观察到令人感到兴奋的机会,即中国市场目前有很多企业估值大打折扣,这为投资者带来了机会。
对话“量化宽松”理论创始人
理查德·沃纳
硅谷银行破产,一度引发投资者对美国银行股乃至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
“股神”沃伦·巴菲特在谈及硅谷银行破产风波时,将其归咎为银行管理层的常见的“愚蠢”行为所致,但“量化宽松”理论创始人、曼彻斯特大学银行与经济学教授理查德·沃纳在《红周刊》专访时则对此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硅谷银行等破产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联储的“失职”——“如果美国经济持续处于信贷紧缩状态,将加大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而对于未来的资产配置方向,理查德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黄金、人民币以及中国股票资产的配置机会。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申请并获得授权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