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王霜之问”的答案,究竟是什么?

中国足球的未来,在于让所有足球爱好者都有适合的比赛可踢,在实战中提高能力——闭门造车的训练已经无法跟上现代足球的潮流。

中英之战后,王霜发出了疑问:为什么我们比欧洲的那些球员都要练得苦,要付出得多,但我们始终没有拿到想要的成绩?

百万云 http://www.huiyiq.com/

主机评选 http://www.3il.cn/

无独有偶,中国女足1比6输给英格兰之后,前上海申鑫主帅朱炯在朋友圈贴出了中日两国女足在第三场小组赛各自的比赛数据对比,并写道:“我们v英格兰和日本v西班牙的数据相差无几,比分却是天地之别,为什么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回答“朱炯之问”的答案,恰恰也能够回答“王霜之问”。那就是,如果球员从小到大,缺乏实战比赛的千锤百炼,练得再苦也可能事倍功半。

根据朱炯所提供的上述两场女足比赛数据,中国女足与英格兰之战,在诸如“控球率、射门次数,射正次数,传球次数,传球成功率……”等项目,的确与日本女足在与西班牙女足之战中相差无几,甚至控球、传球、传球成功率等还略高于日本女足。既然中日女足在这两场比赛中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牺牲控球权,稳守反击的战术,而且主要的数据也极其相似。为何无论比赛结果,差别那么大呢?

记者为此询问了朱炯教练。他坦言自己也很想知道原因。同时,他认为中日女足球员在高速运动情况下运用技术的能力方面的差异值得关注。

“开车时速100公里和时速180公里,驾驶员的感觉和控制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朱炯以日本队攻入西班牙的第一个进球为例。当时,日本队13号球员远藤纯左路一个带有弧线的斜长传,绕过对方防线,直接落入了7号队友宫泽日向可以冲刺的线路上。后者高速前插的球后,抢在防守队员破坏之前将球打进。远藤纯的这个传球,不禁让人想到几天前上海德比大战中,奥斯卡助攻武磊攻入第三球的那脚正好绕开最后一名防守队员的精准弧线传球(下图)。远藤纯的个人技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上一篇:

下一篇: